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身在异乡非异客 吾心安处是故乡

    信息发布者:尘世独行
    2017-01-19 14:59:30   转载

    又是一年春节至,又到一年归家时。每至春节临近,人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回家过年!而在河源,却有一些外乡人选择留在这里过年。他们在河源生活的时间或许有长有短,但对河源的感情都是一样的深厚,河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第二个家。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家喻户晓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河源的新客家人却要说:身在异乡非异客,吾心安处是故乡。

    冉启志

    一家人在一起最重要

    职业:装修工家乡:四川槎龄:20年

     

    冉启志是一名新客家人,自第一次踏上河源的土地,就再没离开,至今已经有近20 年了。20 年前,他还年轻,长女才4 岁,他带着妻子来到了距离家乡四川省达州市1600 多公里远的河源,夫妻两人在河源干起了房屋装修工作。 15 年前,小儿子在河源出生,之后在河源成长,在河源上学。如今,冉启志已经白了一半头。对于河源,冉启志有着深厚的感情,这就是他的第二个家。

    20 年来,冉启志一家很少回家,春节基本上都在河源度过。他觉得在哪里过年并不重要,只要一家人都在一起就好。回想这些年在河源度过的春节,他说:“挺好的。”一开始,在异乡的新年还让他感到陌生与彷徨,但随着对这个城市的了解越来越深,随着到河源的老乡越来越多,冉启志也越来越适应了。他的工作很忙,直至农历年二十,家里还没有买年货。春节前后的几天是夫妻两人难得的休息日。每一年春节,冉启志就会和家人一起逛逛河源各个风景秀丽的景区,约上几个同乡一起打打牌、喝喝酒,互相之间串串门。

    对于今年的春节,冉启志坦言没有特别的安排,“现在就是多上几天班,赚多点钱,然后一家人一起去买年货,给家人都买上一套新衣服。”谈起河源春节的变化,冉启志认为,河源从一个小县城发展到现在的高楼林立的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市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都是非常明显的,这从每家每户的年货购置单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但是,现在河源人的春节过得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过年的氛围淡了很多。没有舞龙舞狮了,也很少人家会自己动手做过年的吃食了。”

    本报记者 杨容 文/图

    柴飞

    河源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职业:记者家乡:河南槎龄:14年

    “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河源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河源工作就是河源人。”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在传统佳节到来之际更能体现出来。柴飞,河源广播电视台一名资深记者,怀着新闻理想, 2003 年从河南老家来到河源,并在河源安家落户。时间一晃就是 14 个年头,这些年柴飞一直都在河源过春节,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新客家人。

    “在河源过年没有像老家一样隆重,但也很快乐。”柴老师告诉记者,他来到河源10 多年了,这些年基本上都是在河源过年,谈起在河源过春节的感受,柴飞表示,春节放假,和家人待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幸福。今年春节,还是和以往一样,在河源过,现在他暂时也没有什么出行计划,就是想多和家人待在一块,享受家庭温暖时光,带着孩子在市区逛逛、走走,和棋友下下象棋,晚上到茶山公园跳跳舞,认真感受下河源这些年的新变化。 “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河源这座城市正在大跨步的发展。” 柴飞表示,这些年河源座座高楼平地而起,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原来他们单位背后都是一块荒草地,可没几年时间,现在遍地都是高楼。而且,市区多条道路都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在市民出行更加方便了。另外,市区的公园也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客家公园、东江湾公园已经成为了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再加上,市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相继开放,这些配套设施的完善,都足以证明了河源这些年的变化。

    柴飞表示,生活在河源这座城市,很幸福。他认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这里不但空气好、水好,人更好。

    本报记者 梁小鸿 文/图

    谢超祥

    在河源过年很快乐

    职业:财务故乡:湖南槎龄:3年

    “虽然我来到河源只有短短 3 年时间,但是这个城市的美丽与客家人的热情已经让我喜欢上了这个以水为名的城市。”看着河源这个珠三角“后花园”的美丽景色,谢超祥感慨地说。谢超祥今年准备回家乡湖南省娄底市过年,因为去年春节她留在河源而没有回去过年,在今年1 月初父母打电话要求她今年务必回家过年。

    回家的心当然是如弦在箭,一触即发。家乡永远在心底,但去年在河源过的春节也让她难以忘怀。“在河源过年并没有感觉到孤单难过,我有亲戚在这儿,有朋友在这儿,现在过年用于走亲戚的时间少了,更多的是与朋友约时间聚会。”在她眼中,河源环境好,又临近惠州、广州、深圳等城市,能玩的地方很多。 2016 年春节时,谢超祥不仅与朋友去了镜花缘景区游玩,还去了惠州、深圳找同样没有回家过年的朋友聚会。因此,去年的春节,谢超祥即使没有回家也过得很开心。

    时光荏苒,儿时的过年快乐已然不再,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虽然在外面很自由,但仍然希望能回到父母身边过个年。家是永远不变的港湾,乡愁也从未断过。”因此,在槎城过了一个满意春节后,2017 年的春节,谢超祥选择回家乡湖南娄底过年。

    本报记者 谢思思 文/图

    施雷锋

    他乡已是故乡

    职业:保险行业家乡:河南槎龄:13年

    “从十几岁来到河源,已经过去13 年,河源就像是我的第二故乡。”这是施雷锋对河源的感受。过去十几年里,他一共在河源度过了4 个春节。现在父母、妻儿都在河源生活,让他感觉在河源过春节和在老家过春节具有同样的意义,因为“家人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施雷锋说,他至今仍然记得刚到河源过第一个春节的情景——

    那是2008 年,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过年时,考虑到孩子太小,回家路途遥远,且老家的冬天天寒地冻,他和妻子、父母商量后决定,把父母接过来在河源过春节。家人团聚后,在距离春节还有十几天时,母亲就开始张罗着春节必备的制作馒头、饺子、“ 炸大肉”等食物,并购买了春联、糖果、饼干、水果、瓜子、花生等年货。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让他倍感幸福,加之这是第一个在外地度过的春节,没有让他感受到异乡的孤独与陌生,反而充满了新奇感和兴奋感。

    2017 年,他和家人依然准备在河源过春节。

    施雷锋告诉记者,这几年父母都一起在河源生活,河源早已经成了他们的新家乡。现在,家人都慢慢习惯了河源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也接受了这里的春节习俗。今年春节,除了准备他们往年习惯准备的面食、汤圆、炸大肉、春联,一如往年一家老小会边吃饺子边“守夜”以外,他们也会买一些客家酿酒这类具有客家特色的食物。春节期间,他也准备带上家人到恐龙博物馆、市图书馆、公园逛逛,感受和老家河南不一样的“河源年味儿”。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